物件組構場域的時間性構成

時間的流動有其絕對性,時間感則相對而成。
在相思林的漫漫遊逛中,偶然注意到地景裡某些具一定主導地位的物件(石桌椅)的存在不只與周遭物件建立主從關係,進而在這樣的主權物件之間也組構出一個移動的場域,這些場域是透過點(物件)所建構出的線(路徑) 。
非常有趣的是,點之間所定義的場域有不少重疊之處,但這些場域在不同"點"的主導與移動產生的經驗累積下產生截然不同的空間體驗,我試著分析物件,不停的行走來釐清這個不斷變化的感受,發覺兩組石桌椅相互定義出了物件的組構秩序會持續轉變的動態(指名為溫室)以及物件的組構長期的維持在一個秩序之內的靜態(指名為標本箱),這份時間感由此參照而生。
而下一步的回應,我建立了三個視框,每個視框都配有一隻原本存在在相思林邊緣的廢棄裝置藝術羊的變體,並各自與一棵樹搭接。觀者先是會繞著框的外圈走,身體分別踏過無主體場域-溫室場域-標本箱場域,視線所對應框內皆為一座石椅,僅與三座視框作為設計的引介暗示場域根據主體視角(perspective)轉變姿態的特質。
視框外的繞行結束後來到視框內,內側則以羊-視框-樹-框景四者建立的場域相對動/靜(此動靜如前段所述,並非物理上的動靜)的組構狀態完整描述無主體-溫室-標本箱三者的身分關係。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