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组构场域的时间性构成

时间的流动有其绝对性,时间感则相对而成。
在相思林的漫漫游逛中,偶然注意到地景里某些具一定主导地位的物件(石桌椅)的存在不只与周遭物件建立主从关系,进而在这样的主权物件之间也组构出一个移动的场域,这些场域是透过点(物件)所建构出的线(路径) 。
非常有趣的是,点之间所定义的场域有不少重叠之处,但这些场域在不同"点"的主导与移动产生的经验累积下产生截然不同的空间体验,我试着分析物件,不停的行走来厘清这个不断变化的感受,发觉两组石桌椅相互定义出了物件的组构秩序会持续转变的动态(指名为温室)以及物件的组构长期的维持在一个秩序之内的静态(指名为标本箱),这份时间感由此参照而生。
而下一步的回应,我建立了三个视框,每个视框都配有一只原本存在在相思林边缘的废弃装置艺术羊的变体,并各自与一棵树搭接。观者先是会绕着框的外圈走,身体分别踏过无主体场域-温室场域-标本箱场域,视线所对应框内皆为一座石椅,仅与三座视框作为设计的引介暗示场域根据主体视角(perspective)转变姿态的特质。
视框外的绕行结束后来到视框内,内侧则以羊-视框-树-框景四者建立的场域相对动/静(此动静如前段所述,并非物理上的动静)的组构状态完整描述无主体-温室-标本箱三者的身分关系。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