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 Buffer Zone_都市生活的重塑与边界再造

在都市发展的过程里,不同的观点决定了事物进场的顺序和位置,先来后到的不同事物也以不同的速度增长,在有限的空间里扩张。

台湾移植了日治时期,还有西方传统的都市规划系统,但却没有彻底执行,这些不同的边界的因产业、人口结构、供给需求,产生不同的相互推挤,使得规划区域间的边界模糊,因而衍生出因应自身运作规则的边界推挤现象,形成不一样的空间特质。
而都市是人为建构的事实,由多样机能所组成,所以城市多样性应该是相当自然的型态。而“混合使用”对于都市空间来说,应该是一种复杂且高度发展的秩序,并非混乱的形式,而在这些空间里交织著许多生活碎片与皱褶,在新与旧的交叠下,产生空间的错乱与不协调。

-

大肚山因天然地势形成隘口,是通往台中市与港口的重要通道,而此地形也展现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在战后承接日军阵地与作战工事,使其同时处于“边缘地带”与“军事”的发展特性,且因大肚山处于台中的边缘,也使其成为邻避设施的选址因素,以避免影响都市的正常运作。
新的产业及住宅伴随都市扩张而进入,为地景带来大量的转变,大肚山原本的都市定位逐渐改变,必须以一个正常都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所以我关注的部分是,在面对都市定位转变的时候所产生的新旧产业并存,以及在军事势力逐渐减弱的过程中,这些事情对于环境、聚落所产生的介入关系或是冲突矛盾。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