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空间的公私领域渗透_以台中市东区练武路社会住宅为例

台中市的都市建设于 1975 年后迅速启动,空间发展渐渐往屯区拓展,也因为公路系统的日渐发达,都市的发展重心开始转移。过去台中市火车站周围的区域:中区与东区,为台中市初期发展相当蓬勃的区域。由于早期依赖铁路交通的缘故,中区与东区的商业与工业活动活络。但经过重划区域、屯区的拓展、汽车交通的发达以及副都心之快速发展,中区与东区却成为都市发展历程中逐渐衰败的区域。区域的没落使得许多都市问题渐渐产生,东区因此沦为游民聚集的区域。游民极度缺乏且迫切需要实质空间资源,在都市中游民的身分与外表令他们无法摆脱被驱离或是歧视的对待方式,因此“被动的占领”都市中的边缘空间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这些边缘空间包括:地下道、空地、废弃建筑、使用度低的公园、桥下空间、绿园道等等皆是。

因此我的设计以回应前面所述的游民特性并转化为概念,将基地观察所观察到的街头空间介入住宅空间,以游民的角度来看,他们建立领域的方式,即是透过身体性来形塑空间的排他性,并非透过直接的墙板,形成明显的边界。因而,我利用地景或是街道空间的起伏创造一个没有俐落边界的都市空间,以及在曲面上的矮墙   、栏杆、阶梯、柱子、植栽等暗示的手法,让游民能够使用他们拥有的物品,如纸箱、捡来的家具、脚踏车、帆布来搭建自己的居住空间。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