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abitation of Metallic Frontier

材料如何被表述(articulate),從而形成城市的記憶? 

基隆市在日治時期,共經歷了三次築港工程,與因為二戰爆發而未完成的第四期築港工程 。
-
工程內容主要包含浚渫、填埋、水路運河開鑿、擴張深水區,並新增工場船塢,建造碼頭/堆棧/倉庫/海港大樓。
 基隆的沿岸型貌,受到產業與上位者的宰制性力量影響,如同一塊具可塑性的塊體般,不斷被擠壓,削切,沖孔與鍛造。在這種狀態下,海港不斷被統治,同時,也不斷地被遺忘。 - 第四次築港工程,以金屬材料作為敘事方式:搭接、擠壓、懸吊、拉張等方式實現港埠設施所需的工業尺度,抵抗水與重力。而材料本身的物質個性,則描述基隆這座城市,因東北季風與雨水海水,經過時間參數累積的改變: 不斷侵蝕,鏽蝕,甚至消逝。

重新詮釋海陸結構的同時,揭開資源的暴力,喚起城市,金屬,與海之間的記憶。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