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陵園 氣候變下在都市邊緣水的角色

氣候變遷極端環境下,台灣一年存水率只占全年降雨量20%,剩餘的80%在都市化的城市快速發展下在地表恣意逕流造成淹水等現象。以研究台灣聚落、水文、山脈之間的關係為起點:聚落依靠山和水系而建,基礎設施、鄰避設施隨聚落人口增加而生成。隨著交通愈便利,聚落逐漸集中且擴張,土地使用趨於緊張,於是在都市化的過程中基礎設施和鄰避設施不斷被向外推擠,土地的利用蔓延至山腳下,都市和自然越來越接近,在都市邊緣的緩衝空間如何被重新定義?基地選在中央山脈和台中北屯平地交界地帶,此處為大坑山上水系在瞬間大雨後湧入都市前的最後一個緩衝地帶。清領時期作為戰爭頻繁發生之地,留存下百年的墳墓區,近年因交通系統擴張大坑觀光化和北屯土地重劃規劃遷葬,在都市化的過程中,生者對於逝者靜默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在自然和都市間幾乎不留餘地。兩者在都市邊緣相遇,設計除了在此增設滯洪的緩衝空間:在淹水的時候收集、在缺水的時候供給,同時也將退無可退即將成為山上一座座納骨塔的公墓區遷移至此,結合都市中鄰避設施和基礎設施,整合在都市邊緣的緩衝地帶。生和死、自然和都市,以水作為其中媒介,在轉折之間,尋求人間最後告別的寄託。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