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ve

作品介绍:    在上次的题目中,我提到了我发现一条路径之所以会有隧道感是因为两旁的树木交织形成一道道连续的拱门,而一道道拱门则形成具有一定包覆性的一个空间;并且所有树木的生长位置能够大致上形成两条方向一致的直线。初次进入基地后,,我依循着上次设计的概念,开始寻找一条两旁皆被树木包围的道路。在探访基地的过程中,我被大社支线这条河道吸引了注意力,在这条河道,我发现当行走与站立于河底时,两旁的河道亦能够提供相似的隧道感。河道两旁的植披顺沿着河道的方向向上生长,大片的青绿色随着水流行进方向继续延伸。       当顺着河岸的坡地继续向上看,可以看到生长在在两旁的树木,而不同于之前的基地,这次的树木较集中于其中一侧,切且其生长较为规律,每一颗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配合几乎没有树木生长,但坡坡地较对岸高了一到两公尺,该基地就像古典建筑中的一条廊道,坡面为墙体、树木为柱子。我认为均匀生长的树木项具有规率性的柱子,能够指引方向。       我将艺廊的基地位置选在旧音乐系馆围墙的角落旁,因为若行走在我所发现的隧道之中,其路线会因为树木距离岸边的生长而导致无法行走。将艺廊设置在这可以延续该路线,得以让我想要使行人关差道的隧道感继续延伸。       我在艺廊中,将柱子作为主要结构,以延续树木的规率敢带给我的包覆性与方向性。每一层楼的屋顶比起一片水平板,我以一面面弧形代替,试图与周遭的树形成呼应。除了作为艺廊所需之空间较为密闭,其余空间之通透性较强,以利参观者能够透过我所限制的方向观察到我的隧道感。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