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位于台湾海峡的马祖岛,在东北季风的影响下,人类聚集于山势陡峭的背风面山凹之中,形成了介寿村。人类以填海造陆的方式面对自然的侵蚀,也因此造就有别原始花岗岩的地质,使"挖掘"的动作变为可能,并创造出独特的"无风带"。       基地周遭存在许多不同的活动,分别具有不同的时间性,我试图将其转换为可被度量的状态,结合旧有停车场的元素,包含停车位模矩、柱子高度,以及设计置入的豆梨、土地的遗迹,甚至无时间性的无土栽培室,成为人类与自然的中介,是可供居民活动的无风场域,更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历史纪录场。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