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之庙-水安宫及捷运共构计画

三步一小庙,五步一大庙,是台湾的生活场景,庙宇符号成了无关信仰的可视。
借由过往经验和寄生之庙一书,发现一不可忽视的都市现象──妥协,随着都市快速发展及扩张,循着传统信仰而建的宫庙不停与其抗衡,有时是庙宇的拆迁,有时是都市的改道,两者是否有机会各得其所?
我以都市居民、传统信仰家庭成员、建筑学人三重身分探讨上述议题,回应皆为肯定。对于生活周边快速变迁,在地信仰何尝不试着跟上脚步与其共生共存?面对宫庙的人文积累,都市之大又何尝不试着拥抱?因此设计旨在创造都市与信仰和谐交融的空间。

以过去因七期重划区及捷运绿线两项都市大规模开发而备受争议的台中水安宫及捷运水安宫站作为基地,试图回应都市发展与宫庙信仰两者间非绝对冲突,并借此机会相交叠,跳脱既定形象。
信仰创建于过去,人类生活于当下。

发觉传统宫庙装饰性繁复、庙埕活动不若从前与日常交叠甚密;道教众神各司其职随人类文明交流而多元,人民对神需求趋于明确;移动载具演进,参拜范围不再受距离限制;循信仰而生的宫庙于近代已导向商业,济世救人与入世却是不变的教义。
都市与信仰共融,活动与祈求对应,常民生活流动于其中,信众在此找到依归,民众在此或驻足或穿梭,是我对这座共生之庙的想像。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