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07

不務正業的建築系老師 用「藍靛」復育生活的熱情(遠見雜誌)

不務正業的建築系老師 用「藍靛」復育生活的熱情
文 /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19-03-06
文章來源: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56415&fbclid=IwAR1XZkiMuDdT0_sPdqB57iDdkvQsPp2ZCB8wipP9xrqRksLnre-D6rqrXgo

常說自己「不務正業」的建築系老師李忠益,除了承接建築設計案、於東海大學建築系教課,還要常常往苗栗苑裡、高雄左營兩地跑。看著他車裡滿是田地泥土,而非工地的水泥石灰,不禁讓人好奇他到底去了哪裡?原來,近幾年李忠益開始投入大量心力,下鄉種植一種被臺灣社會遺忘的植物─「木藍」。

在工作被掏空的能量 下鄉種木藍得到復育

一直以來,李忠益有個職業習慣,就是把每個建築設計案當成獨一無二的謎題來解,除了挑戰自己的創意極限,更為了避免給客戶一成不變的作品。然而抱持這種態度不斷為工作燃燒的他,漸漸覺得心裡有一塊“Missing Piece”無法被滿足。從小在鄉下長大的李忠益,享受著與田埂、青蛙、農作為伴的生活型態,即使後來搬到都會,仍舊對農民順著天候與時令耕作、休息、自給自足的生活憧憬不已。長期關心農村發展的李忠益,在一次因緣際會下接觸到了木藍。

木藍曾是臺灣農家重要的經濟作物,以其加工生產出的純植物藍染原料「藍靛」,更是臺灣出口量前3名的貨物,只可惜自化學染料興起後,現在幾乎沒有人種植了。其實木藍耐旱、耐濕、好種,收益雖不像某些作物高達水稻的10倍、20倍,但仍有不錯的經濟價值,因為木藍是豆科植物,種豆科植物可以為土壤補充氮肥跟有機質,能增加養分、維持地利,很適合作為休耕時的經濟作物,農民也可以獲利;且木藍從種植到採收只要3個月,更可作為輪作作物的選擇。李忠益迫不及待跟農民分享這個對收入和土地都有助益的作物,並在苗栗苑裡租了一塊田帶頭一起做。

只是經過一番遊說之後,採用慣行農法的農民並不認同李忠益採行的自然農法來種植(不用化學肥料、農藥、除草劑),加上目前的藍草產業還不成熟,無法帶動他們的意願,在這樣的背景下,李忠益只好捲起褲管,自己投入種植木藍的農事中,他認為唯有以身作則將木藍種成功了、也賺到錢了,才有辦法說服農民也跟著做。而這個決定不僅堅定了李忠益與木藍的緣分,更圓滿了他心中「失落的一角」。表面看起來是他復育木藍,其實下鄉實踐農村生活應有的態度,才是復育了他追尋已久的原鄉夢。

串起種植木藍、製作藍靛、行銷藍染商品的「藍靛模式」

不過,即使順利種植出木藍,然後呢?李忠益坦白說,現在的農民大多專注於種植,對於農作物後續的經營、販售並不在行。因此他認為復育木藍一定要從健全「木藍(種植)─藍靛(加工製作)─藍染(設計與銷售)」產業鏈著手,才能永續發展。李忠益想在農村規劃一個以製造藍靛為中心的基地,農民只要負責種植與收成,接著便可將收下來的藍草送到藍靛中心,進行7~10天的藍靛製作工序;而產業鏈最後一塊「藍染」拼圖,則要透過積極開發藍染商品,創造更多木藍、藍靛需求,方能帶動上游的木藍種植產能,完成一整套「藍靛模式」。

彷彿真如《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書所說:「當你真心渴望某件事,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李忠益與友人因緣際會接下高雄左營建業新村「以住代護」整修工程,在修復完畢之後,他便將這棟日式古蹟平房打造成「好靛」沙龍空間,這是一個用來推廣木藍種植、開設藝術創作課程,以及分享藍靛、藍染製作物的共享創作工作室,也是打造「藍靛模式」的最後一哩路。

「現在大家口中的藍染有點被狹隘了!其實藍染的載具並不只有布,更可以展現在各式木頭、皮革上。」於是「好靛」歡迎不同設計師進駐、廣開異業結合大門,李忠益還特別打造兩只超大型染缸,提供藍靛、縫紉機與多種媒材,給年輕藍染工作者與上課學生不設限的創作空間,拓展民眾對藍染的認識與需求、打通木藍產業鏈管道,成為苑裡農村之外,體現木藍之美的第2個聚落,最後將上游種植的木藍,結合這個從製作藍靛、染色到創作各司其職的平台,完整了藍靛模式。

「所有的轉變其來有自,只要順從自己的心、聽聽老天爺的聲音,你便會找到下一步的方向。」現在的李忠益身兼建築設計者、教授、農夫、經營者於一身,還計畫報考中興大學農業企專班,他知道自己除了要拉拔木藍長大,還要扮演知識傳播者與培育木藍人才的角色,所以更要持續學習。

付出這麼多努力,李忠益無非是希望未來有更多農民與創作者一起共創木藍經濟、讓臺灣重現木藍榮景:以對環境負責的木藍種植方式,使土地被健康地運用,並支持農人生活;接著扶植藍染創作者、建立藍染販售平台,繼而讓更多民眾親近藍靛文化,並將這套「藍靛模式」從苑裡複製出去,於全臺各城市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中華三菱偏鄉觀點:建築工作者的藍圖不只用來描繪建築物,還能進一步關懷農民、振興產業,建構出意想不到的共好佳作!中華三菱持續用行動關懷這片土地,鼓勵大家以行動發揚在地美好價值,一同「為幸福出發,青春還鄉」。

精彩圖文請見下方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