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计画

迈向反省思辨与务实创新的建筑教育 – 东海建筑发展策略

东海建筑系之于台湾,是一个独特的存有,创系主任陈其宽先生、汉宝德先生、洪文雄先生等多位领导本系教育者立下台湾建筑教育的人文典范,各时期师资亦是一时之选,设计教学全力以赴,在建筑基本技术的扎实训练下,重视设计思辩与方法,并坚持人文思考的核心价值,这样的学习密度氛围使得五十馀年来毕业系友在建筑相关专业上均备受社会肯定,甚至超越专业本身的影响力。然而, 本系过去数十年的对台湾建筑界产生的正向影响全面开花结果的同时,回到现今教育本身所面对的新挑战不可谓不大,包括学生学习模式与工具改变、各种设计观点方法的多元选择、人才竞争的国际化、学术与实务严重脱节的考核制度、资本市场对建筑专业的偏差需求 …...等等, 当然建筑教育本身无法短时间内回应这些纠结问题,但是厘清“不变”(承先)与“变”(启后)的教学内涵,是东海建筑继续往前迈进的迫切任务,更是当代台湾众声喧哗之建筑教育下的“根本” 。

核心专业能力的锚定

以大学部而言,本系长久以来之建筑专业训练目标,一直以透过密集设计课程(全台建筑系最高的每周12小时) 的操作思考,将建筑统合性的基础知识,例如绘图表达能力、空间形式的组织、材料构筑的认知、结构系统的逻辑等,在中低年级以专任教师为核心,借由共同题目循序渐进地针对不同设计重点重复练习,严格地要求各个年级学习上能有一定的美学敏锐度、空间整合能力与熟练度。高年级则以兼任老师为主体,尽量提供多样的空间议题、设计方法、尺度与复杂性的独立设计课(Optional Studio Units),逐渐引导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系统性、本质性的思考,强化解决问题的逻辑、协调与执行力,并开始密集接触建筑理论与实务课程,在各种论述(Discourse)与真实(Critical Reality)之间的相互辩证中,期待每位学生找寻各自相信的观点位置而投注热情、找寻创意,这个Core Studio配合Unit的教学架构,因其有效性几乎广为各校五年制建筑系所采用并行之有年,只是依据主事者与教学师资团队对于建筑内涵的价值认知不同,在操作方式、实质内容或有所差异,但以高时数设计课来统合建筑技术与知识,借由高强度地持续练习,养成学生心到、手到的设计习惯,磨练具备“核心建筑知识”与空间能力的学习耐性,仍是本系坚持成为优秀建筑专业者必要的基本功夫。 

课程内涵方向的进化

然而,今天的建筑专业基本能力在设计技术与工具,乃至于建筑内涵的思考层次上,需要更积极地转变与进化。在面临全球化讯息流通扁平化、政经势力板块与人才挪移的竞合、环境变迁及能源短缺的生存压力、区域文化的冲突融合,这些社会效应所衍生的产业、都市、空间的新议题,都需要新的工具、方法与思维,透过更多元的跨领域创新,重视区域合作,以及运用新技术来分析理解,提出解决新问题的灵活能力来对应。简而言之,建立能够回应当代建筑、环境议题的技术运用、思考模式与空间美学的基本能力,是本系大学部需要从根本课程与师资逐步建立的改革目标,我个人初步把它归类为三个关键的努力方向:

Hybrid Integration (实虚整合):
数位软硬件媒介工具在设计上的整合应用

当代日益成熟的数位媒体与生产工具,在建筑设计表现(representation)、模拟(simulation)与制造(fabrication)上,逐渐开始影响目前的建筑设计与生产运作方式,例如参数设计(Parametric Design)、建筑资讯模型(BIM)与诸多外挂的结构、物环分析模拟软件的使用,预期将对建筑教育以至于实务上造成两个层面的深远影响:首先是相较于传统“静态模型”用来思考看得见的空间形式、尺度和机能关系,数位参数/资讯模型在设计上则精于精确有效地呈现、预测、控制、评估看不见或难以模拟的理性“动态变化”因子 (如力学、物环、光线阴影、材料、时间等),并即时转化为视觉的质性语言,为设计者从理性到感性的经验提供很好的连结平台。

另一方面是雷射切割机、3D积层打印、CNC数控洗床等数位制造输出工具,与参数运算方法的积极结合,能将数位模型资讯精确地转成建造资讯,从概念、生产到建造流程,已经为未来建筑专业带来诸多形式构筑美学、环境结构效能与设计方法的创新可能,因此渐进式地在各年级设计教育中进行“数位整合”,让低年级同学熟悉各种数位模型及数位图面呈现的方法意义,适切地辅助实体模型的思考方法,乃至于高年级及研究所积极诱导学生,在实体与虚拟工具媒介中灵活转换来表达创作,甚至进行当代社会建筑议题之语言形式与空间设计系统的探索。东海建筑系的人文传统,使它从未在匠师技术的工具理性上受迷惑,然而不可否认地是,一个时代建筑文化的推进常是技术所启发的新观点,文艺复兴 Brunelleschi的线性透视画法、Le Corbusier受立体派影响的现代建筑原则、 Rem Koolhaas眼中钢铁玻璃所造就的超高层都市典范,信息时代正等待我们持续创造属于它的建筑空间文化。

Critical Sustainability  (关键永续): 
探索全球在地化下的环境意识与策略

永续、绿色、节能已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 建筑作为极度的耗能产业之一,确实设计者须要肩负起基本的社会责任,学习如何面对在地的特殊性,来建立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系统策略与操作方法,成为当代设计的核心价值。而目前台湾建筑界导向以设备技术(如太阳能)与建筑法规(绿建筑指标)来“规范”建筑的环境效能,仍是相当消极的底线做法,从设计角度来看,反而可能扼杀了建筑师善于整合空间形式、材料、构筑系统来达到环境友善的美学创新能力。

其实环境问题的根本在于对土地、自然失去基本的尊重与敏锐度,建筑教育里头需要深切反思,建筑长久以来被现代建筑思潮物化为“独立作品”的后遗症,今天应从基础设计课程的观念培养起,持续让学生感受、建立建筑乃环境母体一个不可分割部分的概念,并循序渐进地传递在地环境系统知识,使同学们意识到台湾作为海洋岛国性格在气候与生态上的独特性,以及目前作品思维的局限性,思考如何在建筑形态学、设计系统、建造流程上,重新发问、重新想像,并真实地将环境价值、新的设计思维带入建筑的形成当中,会远比规范式的绿建筑指标来的积极有效。建筑专业远比其他产业对环境影响冲击更巨大,也因此需要比各领域更具备环境意识与敏感度、更有解决永续问题的决心与创意,这一切需要设计教育不仅限于对寰宇“空间”(Space)、“形态”(Form)的关注,而更要对建筑在地化“流程”(Process)、“演效”(Performance)的探索。

Social Innovation (社会创新): 
建立真实议题“想像”与“协作”的设计教学文化

平行于环境意识的再造,建筑设计活动必须要根植于社会与文化的真实理解,也就是对人与群体的持续关注,然后付诸空间的介入行动来改变与改造,触发人与空间有意义、有创造力的连结关系。建筑教育在当代另一个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年轻建筑人除了专业知识外,要有充分的想像能力与协作能力,借由空间设计行动来扰动“社会创新”。 这可分为两个层面进行,第一是透过不同年级适合的设计课程,由有经验的师资,实质引导学生在所处的校园乃至于城市,进行空间创造与实践,建立对所处土地和城市的情感认同、提出不同观点与实际动手完成的自信心。例如本系苏睿弼老师受台中市都市发展局专案委托合作设立“中区再生基地”,针对台中没落的旧城区空间再造议题,连续三年进行旧市区巷弄空间的各种城市活化行动,过程中本系高年级与研究所学生多次结合设计课教学,参与其中的都市设计提案与公共空间营造,调研过程中经由历史空间记录分析、社区居民与商家的互动,使学生们从实质环境的脉络中找寻异质观点,提出基于现实问题但超越真实限制的创新设计方案,当中也有学生们亲身实践完成的公共空间再造作品,未来本系教学上将持续进行类似的实地操作(On-site practice)。

第二是针对高年级教学目标,邀请非学院实务界的外部相关专业者(例如结构、材料、社照专家、都市设计…),业师带入真实的建筑构筑、城市空间的问题和社会创新机会,与系内教师进行时间长短不等的协同、甚至协作设计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方法的发想与专业论述的辩证,形成“协作”的教学文化,启发学生从真实环境中再思考的习惯,一方面解决与实务过度脱节的问题,另一方面有机会引导实务进行创新路径的想像,发挥“建筑学”对社会上建筑发展的正面影响。

教学事业体的连结

以上的教学方向,过去两年已经逐渐在课程内外被实践,本系过去数年在历任主任与老师的努力下,也已经具备相当完备的教学内涵与基础,近年如低年级跨系合作设计教学、意大利罗马暑期设计工作营、横滨建筑研究所-东海建筑系双城设计工作营、比利时鲁汶大学工作营、欧美日加上中国大陆等地的海外专业实习、与新加坡大学、泰国朱拉隆功与艺术大学、印度孟买大学KRVIA建筑学院与西班牙圣保罗大学的每年交换学生,而暑假除了罗马营外,还有各种不同的设计工作营队,包括本系被威尼斯双年展瑞士国家馆邀请参与的“明日学院”设计工作营、湖南大学设计工作营、绿岛跨系专业服务学习,以及尼泊尔的设计调研队、与米兰理工学院合作的意大利酒庄工作营等。另外,这几年本系更积极推动海外专业实习,协助同学暑期至海外优异的事务所短期实习,例如荷兰MVRDV、德国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cten、英国Peter Cook/TonkinLiu、日本SANAA/隈研吾/平田晃久/团纪彦/菅原大辅,与上海AECOM/会元设计(上海大元)…等,都将相当程度拓展本系学生学习建筑各方面的广度与视野,学习成效也反映在毕业设计作品近年几乎年年获得两岸、国际学生竞图的奖项可资证明,特别是毕业生杨咏臻同学入围英国超过百年的权威建筑杂志Architectural Review全球毕业设计奖的前十,也让本系获邀在当年度该杂志教育专刊中以专页介绍本系教学,为台湾建筑学校登上全球重要杂志首例。

然而,在既成缺乏弹性的师资结构下,为达成上述几个关键教学内涵的整体提升与深化,需要更为灵活的教学运作模式,透过主题式协同教学、跨校/跨国设计工作营、跨年级设计竞图等,打造一个在坚实的垂直建筑训练下,能兼顾水平连结创新的教学网络,将是未来几年的改革重心。 

“智能种子屋”建置计划

整合智慧科技与永续环境,
探索“效能、感知、平衡、亲生命”的未来建筑原型,
借此导入“设计研发 – 场域实作”的“实践型建筑教育”


设置“居住环境与智能设计实验室”

作为产学合作的基地,让教师有执行特定校内外委托设计案之机会,增加其实务经验,同时让在校学生有跟着系上老师实习之机会,提供学生真实的工作经验,从师生的合作再回馈到教学,进一步强化与建筑产业之合作关系,与具共同价值之产业伙伴,共同进行建筑产业的务实创新,带入产业知识与资源,共同培养未来的建筑创新整合人才,而非仅是生产员工。



结语

全球化下之知识与生产活动是相互依存关联的,尤其中国与东亚的崛起将在未来数十年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目前东海建筑系已经初步建立起东亚(泰国、新加坡、印度)的共同教学网络,从跨文化互动与冲撞产生内省与创新能量也将是另一个持续进行的方向,期待这个教学能量所带来建筑教育的革新,为东海建筑在人文思想传统下,继续培养出有国际观的建筑领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