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臨床講義

過去兩年,COVID-19 讓生產與消費行為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倉庫作為原始儲放生產剩餘的容器,在後疫情時代如何以新的生產鏈角色影響未來都市網絡,是我討論的起點。
蔬果生產鏈是由鄉村上的田,經過 21 天培育後採收, 運送至郊區的加工廠處理,最後儲存至倉庫內,待市場需要時,透過物流運送至消費者手上;而疫情完全打亂了這規則。首先,疫情延燒,許多人不再上市場買菜, 轉而訂購產地發貨的蔬果箱;使得原本在城鄉邊界的倉庫失去儲藏功能而荒廢。學校停課後團膳需求大減,大廠商壟斷市場,每日近三萬的供餐量導致凌晨就須開始備餐,四點煮出的食物形成隱形品質漏洞;餐廳禁止內用也使外送平台崛起,散戶需求量過大,交通意外頻傳。 與此同時,生產地人力卻大量不足,正常採收流程無法進行;據估計,去年僅 1% 的蔬果正常進入市場,其餘 99% 直接報廢,成為肥料。2030 年,所謂的「後疫情時代」;「生產都市主義」即是希望以雲端廚房結合充電站的模式,去改善人與食物在物流上的聚集情況,照顧學生、外送員及司機;倉庫不再是背面、被架空的公共性邊界,而是作為區域性物流節點,從正面被欣賞,成為一個維持社會運作的介質。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