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 23
本系應屆畢業生 榮獲台北市建築師公會畢業設計學生競圖首獎及佳作
本系應屆畢業生黃鍾涵及蔡呈林同學,分別榮獲2017畢業設計學生競圖首獎及佳作,該競賽由台北市建築師公會舉辦,今年恰逢其創會50週年,更是別具意義。本競圖評審由主辦單位禮聘國內建築、室內、景觀設計相關領域之建築師、專家、學者擔任,參賽者入圍後再經口述簡報一決高下,本校同學表現獲得評審青睞,脫穎而出,顯示本校建築系教學與培訓方式再一次深獲業界人士肯定。
兩位獲獎同學在校時表現優異,建築設計成績名列前茅。黃鍾涵同學的作品「日常的精神出口—窒息的東京上班旅求生計畫」,出發點在於如何藉由建築、空間,讓人抽離室息狀態,找到出口?以生活緊繃、步調極快的日本東京為基地(黃同學曾深入東京,扎實地生活一個半月),從個人省思的畫作與詩集重新想像辦公空間,藉由一系列的場景塑造儀式性的行為,另外在制度上,從公司給予人的窒息感與歸屬感間尋找平衡,設計一棟以人的精神為主軸的新型態辦公大樓。
獲得佳作的作品「懷疑中的信仰—可見與不可見的距離」,蔡呈林同學探討視覺與距離感不斷變動之間的關係,他觀察台灣一個街區常有許多宗教空間並置並存,宗教與宗教間產生了區域相疊的情況。蔡同學的作品模糊了宗教空間與宗教空間的邊界,創造了一條讓人們能夠在懷疑與確認中摸索自己的過程,進而找尋自己的信仰,也讓台灣的不同的宗教有互相閱讀的機會,讓人與人之間關係更為緊密。
兩位獲獎同學在校時表現優異,建築設計成績名列前茅。黃鍾涵同學的作品「日常的精神出口—窒息的東京上班旅求生計畫」,出發點在於如何藉由建築、空間,讓人抽離室息狀態,找到出口?以生活緊繃、步調極快的日本東京為基地(黃同學曾深入東京,扎實地生活一個半月),從個人省思的畫作與詩集重新想像辦公空間,藉由一系列的場景塑造儀式性的行為,另外在制度上,從公司給予人的窒息感與歸屬感間尋找平衡,設計一棟以人的精神為主軸的新型態辦公大樓。
獲得佳作的作品「懷疑中的信仰—可見與不可見的距離」,蔡呈林同學探討視覺與距離感不斷變動之間的關係,他觀察台灣一個街區常有許多宗教空間並置並存,宗教與宗教間產生了區域相疊的情況。蔡同學的作品模糊了宗教空間與宗教空間的邊界,創造了一條讓人們能夠在懷疑與確認中摸索自己的過程,進而找尋自己的信仰,也讓台灣的不同的宗教有互相閱讀的機會,讓人與人之間關係更為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