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 17
本系策劃之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首度亮相 整裝前進義大利
由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東海大學建築系策畫的「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於2/17舉辦記者會,首度公開發表展出一比一試組裝的作品,會後整裝運往義大利,將於5/20至11/26在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展出。
本屆策展首度從學院出發,採取「教學聯盟(Teaching Alliance)」的共同參與模式,除了與建築教育現場緊密結合,規劃由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師生共同完成展覽的重要作品。首度亮相記者會現場國美館館長廖仁義、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策展人曾瑋、協同策展人郭聖傑、何炯德與蘇孟宗老師,以及評審委員吳光庭教授、黃健敏建築師、徐明松教授、劉國滄教授、曾成德教授等人均出席。
記者會大合照 / 林育全攝影,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左至右協同策展人郭聖傑、何炯德;策展人曾瑋;協同策展人蘇孟宗;國美館館長廖仁義;評審委員黃健敏、徐明松、劉國滄、吳光庭)
參與本次策展的建築系大二至大五學生,共14位通過系內甄選後,分別由曾瑋、郭聖傑、何炯德三位老師帶領,結合設計課的教學與策展規劃,各自進行實驗主題的研究與設計,企圖尋找未來的建築養分,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榮。師長期待透過這次策展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從研究調查、設計製作、布展到參展,獲取更多對建築與環境、人類行為更深層的認知與養份,進而影響更多同儕的學習,達到善的循環。同時也邀請國內知名建築學院:成功大學、淡江大學、逢甲大學、中原大學的建築學系參與,擴大此次展覽實驗與行動的動能,所完成的作品將一同於本屆臺灣館展出。
1比1組裝記者會現場照片 / 林育全攝影,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臺灣館的策畫呼應第18屆大會主題「未來實驗室(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提出對「未來」的見解,認為21世紀的未來可能需要我們踏上迂迴的道路,留意並重新拼湊你我生活周遭因時代進步而遺忘的事物。策展團隊重新回到臺灣的山海之間,從「真實的日常」尋找面對未來的養分。透過在臺灣不同高度與緯度的農業地景調查,呈現人們運用各自的科學知識,為馴服環境帶來多元的建築風貌。目的在讓建成地景與真實土地之間對話,重新向鄉村學習。 策展團隊以「剖面」的視角聚焦臺灣不同海拔的農業地景,發現其中存在的「改裝」性格。無論是嘉義外海的蚵棚、嘉南平原上的溫室或是梨山的茶園,都可以說是人類指認、理解並適應自然作用的節氣與時序後,進一步加以「改裝」的構築性回應。策展團隊提出「協調者」、「二元性」、「義肢」、「內在性」、「中介」、「濾器」六大關鍵字回應這些發生在臺灣山海之間人們如何與自然衝突、妥協進而共榮的事物,提煉出面對臺灣建築未來發展的可能方法。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策展人曾瑋記者會現場說明展覽作品 / 林育全攝影,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依據建築空間架構區分為四個展區,分別為:「地景文件」、「擴閾空間」、「影片投影」、「設計提案」,展場也將結合聲音和紀錄影像,使用臺灣環境音採集與新編音樂,及策展紀錄影像,成為可度量時空的元素,讓觀者打開各種感官,感受臺灣真實時空的流動感。
(註:本稿主要文字、照片由國美館提供)
東海大學建築系策展團隊
策展人:曾瑋
協同策展人:郭聖傑、何炯德、蘇孟宗
展場設計:謝宗諺、李懿倩
行政統籌:李懿倩
參展創作者
曾瑋+謝旻浩、馬鼎喆、鄭詠友(東海大學)
何炯德+李擁璿、鄭翰、陳煥綸(東海大學)
郭聖傑+許喬銘、吳昀曦、賴琪蓁、林采卉、簡恩予、陳子晴、陳宣廷、盧妍君(東海大學)
謝宗諺(東海大學)
薛丞倫+陳嬿之、吳映澤、何定達、陳韋綸、黃立翔、黃柏熹(成功大學)
古爵誌+黃子祐(成功大學)
鄭博仁+郭又維、王之君、陳宜慧(逢甲大學)
陳宣誠+賴韻安、冀彥潔(中原大學)
蘇弘+張寧(中原大學)
周書賢+張敏、黃正揚(淡江大學)
音樂設計:許德彰(東海大學)
合作單位
東海大學音樂學系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
本屆策展首度從學院出發,採取「教學聯盟(Teaching Alliance)」的共同參與模式,除了與建築教育現場緊密結合,規劃由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師生共同完成展覽的重要作品。首度亮相記者會現場國美館館長廖仁義、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策展人曾瑋、協同策展人郭聖傑、何炯德與蘇孟宗老師,以及評審委員吳光庭教授、黃健敏建築師、徐明松教授、劉國滄教授、曾成德教授等人均出席。
記者會大合照 / 林育全攝影,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左至右協同策展人郭聖傑、何炯德;策展人曾瑋;協同策展人蘇孟宗;國美館館長廖仁義;評審委員黃健敏、徐明松、劉國滄、吳光庭)
參與本次策展的建築系大二至大五學生,共14位通過系內甄選後,分別由曾瑋、郭聖傑、何炯德三位老師帶領,結合設計課的教學與策展規劃,各自進行實驗主題的研究與設計,企圖尋找未來的建築養分,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榮。師長期待透過這次策展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從研究調查、設計製作、布展到參展,獲取更多對建築與環境、人類行為更深層的認知與養份,進而影響更多同儕的學習,達到善的循環。同時也邀請國內知名建築學院:成功大學、淡江大學、逢甲大學、中原大學的建築學系參與,擴大此次展覽實驗與行動的動能,所完成的作品將一同於本屆臺灣館展出。
1比1組裝記者會現場照片 / 林育全攝影,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臺灣館的策畫呼應第18屆大會主題「未來實驗室(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提出對「未來」的見解,認為21世紀的未來可能需要我們踏上迂迴的道路,留意並重新拼湊你我生活周遭因時代進步而遺忘的事物。策展團隊重新回到臺灣的山海之間,從「真實的日常」尋找面對未來的養分。透過在臺灣不同高度與緯度的農業地景調查,呈現人們運用各自的科學知識,為馴服環境帶來多元的建築風貌。目的在讓建成地景與真實土地之間對話,重新向鄉村學習。 策展團隊以「剖面」的視角聚焦臺灣不同海拔的農業地景,發現其中存在的「改裝」性格。無論是嘉義外海的蚵棚、嘉南平原上的溫室或是梨山的茶園,都可以說是人類指認、理解並適應自然作用的節氣與時序後,進一步加以「改裝」的構築性回應。策展團隊提出「協調者」、「二元性」、「義肢」、「內在性」、「中介」、「濾器」六大關鍵字回應這些發生在臺灣山海之間人們如何與自然衝突、妥協進而共榮的事物,提煉出面對臺灣建築未來發展的可能方法。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策展人曾瑋記者會現場說明展覽作品 / 林育全攝影,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依據建築空間架構區分為四個展區,分別為:「地景文件」、「擴閾空間」、「影片投影」、「設計提案」,展場也將結合聲音和紀錄影像,使用臺灣環境音採集與新編音樂,及策展紀錄影像,成為可度量時空的元素,讓觀者打開各種感官,感受臺灣真實時空的流動感。
(註:本稿主要文字、照片由國美館提供)
東海大學建築系策展團隊
策展人:曾瑋
協同策展人:郭聖傑、何炯德、蘇孟宗
展場設計:謝宗諺、李懿倩
行政統籌:李懿倩
參展創作者
曾瑋+謝旻浩、馬鼎喆、鄭詠友(東海大學)
何炯德+李擁璿、鄭翰、陳煥綸(東海大學)
郭聖傑+許喬銘、吳昀曦、賴琪蓁、林采卉、簡恩予、陳子晴、陳宣廷、盧妍君(東海大學)
謝宗諺(東海大學)
薛丞倫+陳嬿之、吳映澤、何定達、陳韋綸、黃立翔、黃柏熹(成功大學)
古爵誌+黃子祐(成功大學)
鄭博仁+郭又維、王之君、陳宜慧(逢甲大學)
陳宣誠+賴韻安、冀彥潔(中原大學)
蘇弘+張寧(中原大學)
周書賢+張敏、黃正揚(淡江大學)
音樂設計:許德彰(東海大學)
合作單位
東海大學音樂學系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