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計畫
邁向反省思辨與務實創新的建築教育 – 東海建築發展策略
東海建築系之於台灣,是一個獨特的存有,創系主任陳其寬先生、漢寶德先生、洪文雄先生等多位領導本系教育者立下台灣建築教育的人文典範,各時期師資亦是一時之選,設計教學全力以赴,在建築基本技術的紮實訓練下,重視設計思辯與方法,並堅持人文思考的核心價值,這樣的學習密度氛圍使得五十餘年來畢業系友在建築相關專業上均備受社會肯定,甚至超越專業本身的影響力。然而, 本系過去數十年的對台灣建築界產生的正向影響全面開花結果的同時,回到現今教育本身所面對的新挑戰不可謂不大,包括學生學習模式與工具改變、各種設計觀點方法的多元選擇、人才競爭的國際化、學術與實務嚴重脫節的考核制度、資本市場對建築專業的偏差需求 …...等等, 當然建築教育本身無法短時間內回應這些糾結問題,但是釐清「不變」(承先)與「變」(啓後)的教學內涵,是東海建築繼續往前邁進的迫切任務,更是當代台灣眾聲喧嘩之建築教育下的「根本」 。
核心專業能力的錨定
以大學部而言,本系長久以來之建築專業訓練目標,一直以透過密集設計課程(全台建築系最高的每週12小時) 的操作思考,將建築統合性的基礎知識,例如繪圖表達能力、空間形式的組織、材料構築的認知、結構系統的邏輯等,在中低年級以專任教師為核心,藉由共同題目循序漸進地針對不同設計重點重複練習,嚴格地要求各個年級學習上能有一定的美學敏銳度、空間整合能力與熟練度。高年級則以兼任老師為主體,盡量提供多樣的空間議題、設計方法、尺度與複雜性的獨立設計課(Optional Studio Units),逐漸引導學生能夠進行獨立、系統性、本質性的思考,強化解決問題的邏輯、協調與執行力,並開始密集接觸建築理論與實務課程,在各種論述(Discourse)與真實(Critical Reality)之間的相互辯證中,期待每位學生找尋各自相信的觀點位置而投注熱情、找尋創意,這個Core Studio配合Unit的教學架構,因其有效性幾乎廣為各校五年制建築系所採用並行之有年,只是依據主事者與教學師資團隊對於建築內涵的價值認知不同,在操作方式、實質內容或有所差異,但以高時數設計課來統合建築技術與知識,藉由高強度地持續練習,養成學生心到、手到的設計習慣,磨練具備「核心建築知識」與空間能力的學習耐性,仍是本系堅持成為優秀建築專業者必要的基本功夫。
課程內涵方向的進化
然而,今天的建築專業基本能力在設計技術與工具,乃至於建築內涵的思考層次上,需要更積極地轉變與進化。在面臨全球化訊息流通扁平化、政經勢力板塊與人才挪移的競合、環境變遷及能源短缺的生存壓力、區域文化的衝突融合,這些社會效應所衍生的產業、都市、空間的新議題,都需要新的工具、方法與思維,透過更多元的跨領域創新,重視區域合作,以及運用新技術來分析理解,提出解決新問題的靈活能力來對應。簡而言之,建立能夠回應當代建築、環境議題的技術運用、思考模式與空間美學的基本能力,是本系大學部需要從根本課程與師資逐步建立的改革目標,我個人初步把它歸類為三個關鍵的努力方向:
Hybrid Integration (實虛整合):
數位軟硬體媒介工具在設計上的整合應用
當代日益成熟的數位媒體與生產工具,在建築設計表現(representation)、模擬(simulation)與製造(fabrication)上,逐漸開始影響目前的建築設計與生產運作方式,例如參數設計(Parametric Design)、建築資訊模型(BIM)與諸多外掛的結構、物環分析模擬軟體的使用,預期將對建築教育以至於實務上造成兩個層面的深遠影響:首先是相較于傳統「靜態模型」用來思考看得見的空間形式、尺度和機能關係,數位參數/資訊模型在設計上則精於精確有效地呈現、預測、控制、評估看不見或難以模擬的理性「動態變化」因子 (如力學、物環、光線陰影、材料、時間等),並即時轉化為視覺的質性語言,為設計者從理性到感性的經驗提供很好的連結平台。
另一方面是雷射切割機、3D積層列印、CNC數控洗床等數位製造輸出工具,與參數運算方法的積極結合,能將數位模型資訊精確地轉成建造資訊,從概念、生產到建造流程,已經為未來建築專業帶來諸多形式構築美學、環境結構效能與設計方法的創新可能,因此漸進式地在各年級設計教育中進行「數位整合」,讓低年級同學熟悉各種數位模型及數位圖面呈現的方法意義,適切地輔助實體模型的思考方法,乃至於高年級及研究所積極誘導學生,在實體與虛擬工具媒介中靈活轉換來表達創作,甚至進行當代社會建築議題之語言形式與空間設計系統的探索。東海建築系的人文傳統,使它從未在匠師技術的工具理性上受迷惑,然而不可否認地是,一個時代建築文化的推進常是技術所啟發的新觀點,文藝復興 Brunelleschi的線性透視畫法、Le Corbusier受立體派影響的現代建築原則、 Rem Koolhaas眼中鋼鐵玻璃所造就的超高層都市典範,信息時代正等待我們持續創造屬於它的建築空間文化。
Critical Sustainability (關鍵永續):
探索全球在地化下的環境意識與策略
永續、綠色、節能已成為社會持續發展的必然條件, 建築作為極度的耗能產業之一,確實設計者須要肩負起基本的社會責任,學習如何面對在地的特殊性,來建立建築與環境之間的協調關係、系統策略與操作方法,成為當代設計的核心價值。而目前台灣建築界導向以設備技術(如太陽能)與建築法規(綠建築指標)來「規範」建築的環境效能,仍是相當消極的底線做法,從設計角度來看,反而可能扼殺了建築師善於整合空間形式、材料、構築系統來達到環境友善的美學創新能力。
其實環境問題的根本在於對土地、自然失去基本的尊重與敏銳度,建築教育裏頭需要深切反思,建築長久以來被現代建築思潮物化為「獨立作品」的後遺症,今天應從基礎設計課程的觀念培養起,持續讓學生感受、建立建築乃環境母體一個不可分割部分的概念,並循序漸進地傳遞在地環境系統知識,使同學們意識到台灣作為海洋島國性格在氣候與生態上的獨特性,以及目前作品思維的局限性,思考如何在建築形態學、設計系統、建造流程上,重新發問、重新想像,並真實地將環境價值、新的設計思維帶入建築的形成當中,會遠比規範式的綠建築指標來的積極有效。建築專業遠比其他產業對環境影響衝擊更巨大,也因此需要比各領域更具備環境意識與敏感度、更有解決永續問題的決心與創意,這一切需要設計教育不僅限於對寰宇「空間」(Space)、「形態」(Form)的關注,而更要對建築在地化「流程」(Process)、「演效」(Performance)的探索。
Social Innovation (社會創新):
建立真實議題「想像」與「協作」的設計教學文化
平行於環境意識的再造,建築設計活動必須要根植於社會與文化的真實理解,也就是對人與群體的持續關注,然後付諸空間的介入行動來改變與改造,觸發人與空間有意義、有創造力的連結關係。建築教育在當代另一個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年輕建築人除了專業知識外,要有充分的想像能力與協作能力,藉由空間設計行動來擾動「社會創新」。 這可分為兩個層面進行,第一是透過不同年級適合的設計課程,由有經驗的師資,實質引導學生在所處的校園乃至於城市,進行空間創造與實踐,建立對所處土地和城市的情感認同、提出不同觀點與實際動手完成的自信心。例如本系蘇睿弼老師受台中市都市發展局專案委託合作設立「中區再生基地」,針對台中沒落的舊城區空間再造議題,連續三年進行舊市區巷弄空間的各種城市活化行動,過程中本系高年級與研究所學生多次結合設計課教學,參與其中的都市設計提案與公共空間營造,調研過程中經由歷史空間記錄分析、社區居民與商家的互動,使學生們從實質環境的脈絡中找尋異質觀點,提出基於現實問題但超越真實限制的創新設計方案,當中也有學生們親身實踐完成的公共空間再造作品,未來本系教學上將持續進行類似的實地操作(On-site practice)。
第二是針對高年級教學目標,邀請非學院實務界的外部相關專業者(例如結構、材料、社照專家、都市設計…),業師帶入真實的建築構築、城市空間的問題和社會創新機會,與系內教師進行時間長短不等的協同、甚至協作設計教學,進行教學設計方法的發想與專業論述的辯證,形成「協作」的教學文化,啓發學生從真實環境中再思考的習慣,一方面解決與實務過度脫節的問題,另一方面有機會引導實務進行創新路徑的想像,發揮「建築學」對社會上建築發展的正面影響。
Hybrid Integration (實虛整合):
數位軟硬體媒介工具在設計上的整合應用
當代日益成熟的數位媒體與生產工具,在建築設計表現(representation)、模擬(simulation)與製造(fabrication)上,逐漸開始影響目前的建築設計與生產運作方式,例如參數設計(Parametric Design)、建築資訊模型(BIM)與諸多外掛的結構、物環分析模擬軟體的使用,預期將對建築教育以至於實務上造成兩個層面的深遠影響:首先是相較于傳統「靜態模型」用來思考看得見的空間形式、尺度和機能關係,數位參數/資訊模型在設計上則精於精確有效地呈現、預測、控制、評估看不見或難以模擬的理性「動態變化」因子 (如力學、物環、光線陰影、材料、時間等),並即時轉化為視覺的質性語言,為設計者從理性到感性的經驗提供很好的連結平台。
另一方面是雷射切割機、3D積層列印、CNC數控洗床等數位製造輸出工具,與參數運算方法的積極結合,能將數位模型資訊精確地轉成建造資訊,從概念、生產到建造流程,已經為未來建築專業帶來諸多形式構築美學、環境結構效能與設計方法的創新可能,因此漸進式地在各年級設計教育中進行「數位整合」,讓低年級同學熟悉各種數位模型及數位圖面呈現的方法意義,適切地輔助實體模型的思考方法,乃至於高年級及研究所積極誘導學生,在實體與虛擬工具媒介中靈活轉換來表達創作,甚至進行當代社會建築議題之語言形式與空間設計系統的探索。東海建築系的人文傳統,使它從未在匠師技術的工具理性上受迷惑,然而不可否認地是,一個時代建築文化的推進常是技術所啟發的新觀點,文藝復興 Brunelleschi的線性透視畫法、Le Corbusier受立體派影響的現代建築原則、 Rem Koolhaas眼中鋼鐵玻璃所造就的超高層都市典範,信息時代正等待我們持續創造屬於它的建築空間文化。
Critical Sustainability (關鍵永續):
探索全球在地化下的環境意識與策略
永續、綠色、節能已成為社會持續發展的必然條件, 建築作為極度的耗能產業之一,確實設計者須要肩負起基本的社會責任,學習如何面對在地的特殊性,來建立建築與環境之間的協調關係、系統策略與操作方法,成為當代設計的核心價值。而目前台灣建築界導向以設備技術(如太陽能)與建築法規(綠建築指標)來「規範」建築的環境效能,仍是相當消極的底線做法,從設計角度來看,反而可能扼殺了建築師善於整合空間形式、材料、構築系統來達到環境友善的美學創新能力。
其實環境問題的根本在於對土地、自然失去基本的尊重與敏銳度,建築教育裏頭需要深切反思,建築長久以來被現代建築思潮物化為「獨立作品」的後遺症,今天應從基礎設計課程的觀念培養起,持續讓學生感受、建立建築乃環境母體一個不可分割部分的概念,並循序漸進地傳遞在地環境系統知識,使同學們意識到台灣作為海洋島國性格在氣候與生態上的獨特性,以及目前作品思維的局限性,思考如何在建築形態學、設計系統、建造流程上,重新發問、重新想像,並真實地將環境價值、新的設計思維帶入建築的形成當中,會遠比規範式的綠建築指標來的積極有效。建築專業遠比其他產業對環境影響衝擊更巨大,也因此需要比各領域更具備環境意識與敏感度、更有解決永續問題的決心與創意,這一切需要設計教育不僅限於對寰宇「空間」(Space)、「形態」(Form)的關注,而更要對建築在地化「流程」(Process)、「演效」(Performance)的探索。
Social Innovation (社會創新):
建立真實議題「想像」與「協作」的設計教學文化
平行於環境意識的再造,建築設計活動必須要根植於社會與文化的真實理解,也就是對人與群體的持續關注,然後付諸空間的介入行動來改變與改造,觸發人與空間有意義、有創造力的連結關係。建築教育在當代另一個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年輕建築人除了專業知識外,要有充分的想像能力與協作能力,藉由空間設計行動來擾動「社會創新」。 這可分為兩個層面進行,第一是透過不同年級適合的設計課程,由有經驗的師資,實質引導學生在所處的校園乃至於城市,進行空間創造與實踐,建立對所處土地和城市的情感認同、提出不同觀點與實際動手完成的自信心。例如本系蘇睿弼老師受台中市都市發展局專案委託合作設立「中區再生基地」,針對台中沒落的舊城區空間再造議題,連續三年進行舊市區巷弄空間的各種城市活化行動,過程中本系高年級與研究所學生多次結合設計課教學,參與其中的都市設計提案與公共空間營造,調研過程中經由歷史空間記錄分析、社區居民與商家的互動,使學生們從實質環境的脈絡中找尋異質觀點,提出基於現實問題但超越真實限制的創新設計方案,當中也有學生們親身實踐完成的公共空間再造作品,未來本系教學上將持續進行類似的實地操作(On-site practice)。
第二是針對高年級教學目標,邀請非學院實務界的外部相關專業者(例如結構、材料、社照專家、都市設計…),業師帶入真實的建築構築、城市空間的問題和社會創新機會,與系內教師進行時間長短不等的協同、甚至協作設計教學,進行教學設計方法的發想與專業論述的辯證,形成「協作」的教學文化,啓發學生從真實環境中再思考的習慣,一方面解決與實務過度脫節的問題,另一方面有機會引導實務進行創新路徑的想像,發揮「建築學」對社會上建築發展的正面影響。
教學事業體的連結
以上的教學方向,過去兩年已經逐漸在課程內外被實踐,本系過去數年在歷任主任與老師的努力下,也已經具備相當完備的教學內涵與基礎,近年如低年級跨系合作設計教學、義大利羅馬暑期設計工作營、橫濱建築研究所-東海建築系雙城設計工作營、比利時魯汶大學工作營、歐美日加上中國大陸等地的海外專業實習、與新加坡大學、泰國朱拉隆功與藝術大學、印度孟買大學KRVIA建築學院與西班牙聖保羅大學的每年交換學生,而暑假除了羅馬營外,還有各種不同的設計工作營隊,包括本系被威尼斯雙年展瑞士國家館邀請參與的「明日學院」設計工作營、湖南大學設計工作營、綠島跨系專業服務學習,以及尼泊爾的設計調研隊、與米蘭理工學院合作的義大利酒莊工作營等。另外,這幾年本系更積極推動海外專業實習,協助同學暑期至海外優異的事務所短期實習,例如荷蘭MVRDV、德國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cten、英國Peter Cook/TonkinLiu、日本SANAA/隈研吾/平田晃久/團紀彥/菅原大輔,與上海AECOM/會元設計(上海大元)…等,都將相當程度拓展本系學生學習建築各方面的廣度與視野,學習成效也反映在畢業設計作品近年幾乎年年獲得兩岸、國際學生競圖的獎項可資證明,特別是畢業生楊詠臻同學入圍英國超過百年的權威建築雜誌Architectural Review全球畢業設計獎的前十,也讓本系獲邀在當年度該雜誌教育專刊中以專頁介紹本系教學,為台灣建築學校登上全球重要雜誌首例。
然而,在既成缺乏彈性的師資結構下,為達成上述幾個關鍵教學內涵的整體提升與深化,需要更為靈活的教學運作模式,透過主題式協同教學、跨校/跨國設計工作營、跨年級設計競圖等,打造一個在堅實的垂直建築訓練下,能兼顧水平連結創新的教學網絡,將是未來幾年的改革重心。
然而,在既成缺乏彈性的師資結構下,為達成上述幾個關鍵教學內涵的整體提升與深化,需要更為靈活的教學運作模式,透過主題式協同教學、跨校/跨國設計工作營、跨年級設計競圖等,打造一個在堅實的垂直建築訓練下,能兼顧水平連結創新的教學網絡,將是未來幾年的改革重心。
「智能種子屋」建置計劃
整合智慧科技與永續環境,
探索「效能、感知、平衡、親生命」的未來建築原型,
藉此導入「設計研發 – 場域實作」的「實踐型建築教育」
探索「效能、感知、平衡、親生命」的未來建築原型,
藉此導入「設計研發 – 場域實作」的「實踐型建築教育」
設置「居住環境與智能設計實驗室」
作為產學合作的基地,讓教師有執行特定校內外委託設計案之機會,增加其實務經驗,同時讓在校學生有跟著系上老師實習之機會,提供學生真實的工作經驗,從師生的合作再回饋到教學,進一步強化與建築產業之合作關係,與具共同價值之產業夥伴,共同進行建築產業的務實創新,帶入產業知識與資源,共同培養未來的建築創新整合人才,而非僅是生產員工。
結語
全球化下之知識與生產活動是相互依存關聯的,尤其中國與東亞的崛起將在未來數十年起決定性的影響作用,目前東海建築系已經初步建立起東亞(泰國、新加坡、印度)的共同教學網絡,從跨文化互動與衝撞產生內省與創新能量也將是另一個持續進行的方向,期待這個教學能量所帶來建築教育的革新,為東海建築在人文思想傳統下,繼續培養出有國際觀的建築領導人才。